您当前的位置:华夏汽车网 > 资讯> 正文

袁隆平:三年内让海水杂交稻亩产突破300公斤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2017-09-08 09:14:56  阅读:5087 来源:新浪科技 作者:郑元畅

  文章来源:科技日报

  “海水杂交稻的研发刚刚起步。我们计划通过三年时间,获得可抗海水浓度0.8%—1%、亩产产量达300公斤的海水杂交稻品种。”20日,在海南省三亚市召开的首届国际海水稻学术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向科技日报记者表示。而这一研究项目,还将结合最新研发成功的第三代杂交稻技术进行。

  3亿亩盐碱地,可以多养活3亿人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有3500多万亩沿海滩涂,15亿亩内陆盐碱地。其中,有潜力进行农业开发的此类土地约3亿亩。而根据我国“水情”,咸水湖水储量亦远超淡水湖水储量。如果能把此类资源利用起来,培育和种植海水稻,将滩涂变良田,粮食增产颇具想象力。同时,可节约大量淡水资源。

  “现在海水稻中的半野生稻品种,产量较低。一般只有100多斤。最好的记录也就150斤左右。我们的目标,是利用2000万亩滩涂,加其他盐碱地,共计1亿亩,力争培育出亩产300公斤的海水杂交稻。这个成功了,增产相当于湖南省全年的粮食总产量。如果按照3亿亩盐碱地,种植海水稻亩产可达300公斤计算,可多养活3亿人。”袁隆平算了一笔账。

  海水稻,即耐盐碱水稻。海水稻因种植于盐碱地环境,水稻矿物质含量较高,且不易受传统病虫害侵害,不需农药,化肥用量也少。利用盐碱地种水稻,也是国际水稻界研究的重点领域之一。据国际水稻所统计,在世界各地江河入海口的半咸水区域,至少发现了二十多种自然条件下野生的耐盐碱水稻种质资源。但,这些野生耐盐碱水稻普遍产量低,无法直接推广。因此,需育种家将野生稻耐盐碱基因鉴定后,通过现代育种技术,进行品种培育。

  我国在此方面,也取得了一些基础性研究的进展。江苏省农科院粮食作物所所长王才林介绍,去年底启动、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牵头的“十三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耐盐水稻新品种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截至目前,已筛选出耐盐种质资源309份,培育出了耐盐浓度在0.3%—0.8%之间的41个新品系,其中37个品种进入区试。并已建立了一套耐盐水稻鉴定和高产高效配套栽培技术体系。

  海水杂交稻再“杂交”,第三代杂交育种技术“试牛刀”

  海水稻育种,分常规稻和杂交稻育种。袁隆平表示,杂交水稻因具远源杂交优势,在利用世界各地耐盐碱水稻种质资源进行杂交中,更易获突破。杂交培育出的品种,优势或更强,增产潜力更大,抗病性更理想,更适合产业化推广。而这一研发,将在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进行。让人的还有,这项研发将结合最新的、基于遗传工程雄性不育系的第三代杂交稻技术进行,以提高海水杂交稻配组成功率,解决品种南北方广泛适应性问题和全球配组推广问题。

  会上,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李新奇,做了“第三代杂交水稻技术研究”报告。这也是这项技术首次在媒体前全面解读。

  我国杂交稻育种,目前已广泛应用的为第一代和第二代技术。第一代三系法杂交稻育种,以细胞质雄性不育性为遗传工具。全国现有的近半杂交水稻面积栽种的是三系法培育出的品种。三系法品种育性稳定,但因恢复系、保持系材料寻找困难,选到优良新品种概率较低;第二代的二系法育种,选育优良品种的几率大大高于三系法,也是目前超级稻育种最主要的方法。不过,它的育性易受气温变化,特别是异常极端高低温气候的影响。

  第三代是以遗传工程雄性不育系为遗传工具的杂交水稻育种法,则既兼顾了三系法育性稳定和两系法配组自由等优点,又克服了前面两者的缺点,制种和繁殖简便易行。

  这种方法用到了基因工程技术来繁殖不育系。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袁定阳、研究员李新奇均肯定的表示,第三代杂交育种技术繁殖出的不育系,为非转基因种子。对于培育品种难度更高的海水杂交稻来说,这种方法成功率或更高。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