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华夏汽车网 > 资讯> 正文

便利蜂裁员50多人 开发团队几乎被“一锅端”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2017-09-09 18:47:27  阅读:2447 来源:新浪科技 作者:玉米提
摄影:赵晓娟

便利蜂已就报道做出回应:

便利蜂回应裁员传言:2-3%员工因业绩考核离职

  选址难,是便利蜂裁员、缩减成本的直接原因。

  赵晓娟

  还在资本风口上的便利蜂,有点飞不起来了。

  8月31日晚间,界面新闻获得多个信源的消息,称由斑马资本投资的便利蜂在8月底开掉了大约50人左右的员工,占便利蜂总部员工总数的近十分之一。具体包括公共事务部20人,开发部门36人中的30人,离职日期是8月28日-30日,其中部分员工已经转正。

(便利蜂回应——事实是:便利蜂已就此发过声明,本次离职员工只占员工总数的2-3%,并且各岗位都在持续招聘优秀人才加入。本次辞退的员工是因为公司组织的半年度绩效考核中不符合要求的人员。)

由于便利蜂去年11月才筹建,今年2月开设首家店,被离职的多数人员还处于试用期(6个月)或者为实习生。

  便利蜂称他们并不适合还处于初创阶段的便利蜂,需要“更多狼性思维”的员工。

  但两名知情人士向界面新闻透露,真正原因在于便利蜂的实际开店速度与其设想相差甚远,导致其无法在预定时间内拿到应有的投资补贴。因此开掉了许多与开店直接相关的人员--他们隶属于负责前期选址、签约的开发部门。

  “想拿到北京市政府扶持资金,目前只拿到了200多万元,但因为开店计划并不顺利,没有拿到想象中的数额(1亿元)。”上述知情人士透露。

(便利蜂回应——事实是:便利蜂的开店计划按预期推进,并即将加速。因此,公司不仅不会将开发部门“一锅端”,反而还存在较大的岗位需求。而且,作为零售创业公司,服务好客户是企业存在的基本价值。政府补贴从来都不是一个正常企业应该追求的目标,更不会因此和人事问题挂钩。)

  今年5月,北京市发改委和商务委联合发布《关于市政府固定资产投资补助商业便民服务设施项目的暂行规定》,北京将连续三年每年安排约2亿元市政府固定资产投资用于补助商业便民服务设施项目,引导、带动更多企业投资商业便民服务设施的建设运营。北京今年重点支持蔬菜零售网点、早餐店、便利店、社区商业便民服务综合体等基本便民服务项目,统筹安排不超过项目总投资30%的投资补助。

  为了拿到更多补贴,半年时间,便利蜂的开店计划也经历了多次调整。(

便利蜂回应——事实是:我司开店计划是从商业角度出发,跟政府补贴毫无关系。该报道多次将人事调整和政府补贴强行挂钩,明显有挑拨政企关系、破坏公司获取补贴的主观故意。

  今年2月便利蜂5店齐开时,店员告诉界面新闻其开店计划是今年150家。(

便利蜂回应——事实是:除9月1日的声明外,我司此前从未公布过开店计划,报道中的该计划不属实。

)便利蜂野心不小,要知道,在北京盘踞十多年的7-11,门店数至今还未超过300家。据上述知情人士则透露,今年5月之前便利蜂设定了每个月开业10家的计划,但5月之后调整至每月50家。而实际上,自2月至今半年间,便利蜂在北京海淀、朝阳、丰台等区域开业门店总数不过21家,整个8月仅开3家新店,已签约未开业的还有不到70家门店,与上述预期相差甚远。

  即便如此,这些店铺还是便利蜂不计成本拿来的。另一名知情人士告诉界面新闻,便利蜂中关村海龙大厦店,该店的店租每年300万元,没有同行愿意接手,但便利蜂出手了。(

便利蜂回应——事实上:该店铺租金不属实。

)此外,因前期快速拓店也让便利蜂个别门店与物业产生纠纷,进而导致一家店铺处于断电状态。此前就有便利店从业者吐槽“便利蜂炒高了便利店租金成本”的行为。

  便利蜂创立于2016年11月,前去哪儿CEO庄辰超执掌的斑马资本注资3亿美元,并从邻家便利挖来了职业经理人王紫和他的大部分团队负责公司经营。在创立邻家便利店前,王紫和他的团队曾效力于7-Eleven。

  但上述多名知情人士均表示,虽然身为便利蜂CEO,但王紫的话语权有限,斑马资本在大部分部门放置了其核心人员,包括人力部门VP、公共事务VP等都来自斑马资本,公共事务部门也直接向庄辰超汇报业务,王紫“连人事任命的权利都没有”。

  界面新闻就裁员消息联系了便利蜂及斑马投资,便利蜂公共事务负责人称,有员工离职是企业“正常的绩效淘汰”,但她并未给出具体淘汰的人数,也未回答关于便利蜂开店计划的相关问题。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