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阵子广州车展,展会上数不清的车型让人目不暇接,但如果说一款到现在都印象深刻的话,林肯的——航海家Nautilus 算是记忆犹新的一个,无他,就是因为它的名字,【航海家】,名字是起得真的好,一听就很有档次,不仅高级、有品味、又有气场。
其实航海家它是现款MKX的中期改款车,是定位中大型SUV的车型,新车在外观、内饰和传动系统作了一些升级,于是把名字改为家族命名格式,也就是航海家。
其实我们回看林肯家族的车型命名,都是很高档的,譬如旗舰SUV—领航员、旗舰轿车林肯大陆,而且未来还会有一款定位在领航员和航海家之间的SUV,命名为【飞行家】;而目前仍有中型轿车MKZ、中型SUV MKC依然采用MK系列命名,可能未来将会改为家族式命名。
可能有的朋友会问,不就是改个名字吗?有那么重要?难不成换个名字就能卖多点?你也是这样想就有所不知了,车型命名背后其实有着不少意义,教授今天就借这个来聊一聊汽车命名的意义吧。
家族化
很多时候,车型的命名,其实就像家族式的造型设计是一个道理,我们都知道很多品牌都已经打造起家族式的外观设计,目的就是为了增强车型的辨识度,让消费者一眼就能看出来这是哪个品牌的车型,而且以多车矩阵来形成一个品牌形象。
汽车的名字同理,就拿林肯旧款车型为例,以前都是MKZ、MKC、MKX,当你听到“MK”字头你就会知道那是林肯的车,但像MKX和MKC教授都要想一下,另外英文+数字的命名也有个不好的地方,就是很容易混淆,譬如一位朋友说:我买了辆S7。那到底是奥迪S7、还是比亚迪S7、还是瑞风S7……???
航海家这样的名字就不同了,仅此一款,航海家,一说这个名字,这么上档次,我能联想到的只有领航员,那我就知道这是林肯的车了;而且也非常有利于建立品牌形象,我们都知道林肯是美国的著名品牌,而领航员、飞行家、航海家,能给人一种叱咤风云的形象,与品牌形象是相当吻合的。
还有就是,家族化的命名,有时候是区分汽车厂商的一种手段,但是大概只有一个品牌是这么玩的,那就是大众,像上市才没两个月的探岳,探岳和探歌,“探”字头的是属于一汽-大众的,而“途”字头的途岳、途昂是属于上汽-大众的。
名字就是招牌
其实市面上不乏“活招牌”车型,譬如凯美瑞,以前的名字叫“佳美”,名字很好听,更重要的是省油、耐用、质量好在消费者口中都是有口皆碑的,现在买凯美瑞的消费者当中,很多人都是冲着“佳美”建立起来的口碑去的。
还有就是雷克萨斯,以前是叫凌志,后来正是引入中国市场,为了打造独立的品牌形象,打造高端品牌身份,以及区别于以前的非官方渠道,于是改名为雷克萨斯,但是那时候雷克萨斯在国内外的品质已经是备受认可,所以即便是到了现在,依然有很多人叫“凌志”,而不是雷克萨斯。
名字会影响销量?
车名一定程度上会影响车型的销量,但影响力并不大,因为决定一款车能否畅销的,最根本在于车型的产品力,名字,顶多只能辅助一下,相信没有人会仅仅因为它的名字就决定去买一个十几万几十万的一个昂贵消耗品。这里有几个例子。
首先是北京现代的瑞纳,它以前就是瑞奕,现在的瑞奕是个两厢的,虽然改了个名字,其实是同一个车,只不过是上一代的三厢和两厢之间的区别而已,回看这个车的销量,瑞奕是2014年出的,那一年的销量还行,往后两年就再无起色了,韩系车主要靠颜值和配置见长,论产品力比起日系德系还远不够硬,加之前两年的局势更是雪上加霜,所以说,即便是改了名,三厢两厢区分开来,也救不回销量。
另一个例子就是雷克萨斯,不用凌志这个名字时候,很多人都觉得不好听、拗口,对此都很不看好,甚至有很多负面言论,失败、销量暴跌云云,翻看一下历年来雷克萨斯在华的销量,只有升没有跌,而且是一路高歌,其中原因不必教授多言,雷克萨斯的品质、档次都是有口皆碑的,消费者切实体验到的是实打实的产品力,名字,不会是决定性因素。
总的来说,汽车名字有它一定的作用,但更重要的是产品质量,对于消费者来说,车型有个好听的名字,顶多可以用作三五天的谈资,而车型有好的质量,那将是长久持续的优质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