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负增长、“开门灰”,加之政策不到位。
每年春节大概车企都不怎么高兴,当然员工们应该都挺乐意的。大部分车企在春节期间都会停产放假,而且通常比法定假日要长。
不过,今年的春节,大概是车企老板们最头疼的一年了。
二十年不见的负增长
2018年中国车市销量为2808.1万辆,同比下降2.8%,成为20年来首次销量同比下滑。这个寒冬有人归咎于消费,房贷、教育、医疗支出挤占了汽车消费。
有人归咎汽车产品,认为大量的召回和频发的汽车质量问题打击了消费积极性。
有人归咎汽车消费政策的滑坡。
还有人认为,中国汽车市场已经趋于饱和。
这些说法都对,其实,正是这些东西构成了不健康的汽车市场。事实上,不健康的市场,又岂止汽车一个?房地产、教育、食品安全、医疗。在众多问题频发的领域,充斥着大量的受益者,或是为地区贡献大量的财税收入,比如烟草、槟榔;或是收益的本身就是“全跪”(谐音),比如房产、能源。
尴尬的开门不红
1月底到2月初,奇瑞、长安、东风悦达起亚、奔腾等车企率先爆出销量, 20、30、40多得增幅让人差点又充满信心了。
结果比较尴尬。
1月汽车销售236.73万辆,环比下降11.05%,同比下降15.76%。
屋漏偏逢连夜雨 寒冬销量遇春节
本来在春节季就是销量淡季,加之去年年末经销商被压货的后果,主机厂销量继续普遍惨淡。
随之而来的又是刺激政策的出台。
不可否认,在大城市,汽车的保有量确实很高,但远远没有到达饱和的程度,或者说现在情况是部分饱和。
比如从豪华车去年的增长势头看,随着富裕阶层的更有钱,换车换豪华车的需求量继续增大;根据人口增长的趋势看,当年的生育高峰人口基本到了25-35岁,正是购车的硬需求阶段。
再比如在广袤的村镇市场,车辆的保有量依旧很低,也是个促销量的好市场。这些年宝骏、长安、东风、比亚迪在这个市场都有些动作,而宝骏当年在村镇城市大手笔投放户外广告的措施,也着实让560分光了一阵子。
所以现在又出台了汽车下乡的消费刺激政策。
然而,一弱就打鸡血的行为真的好么?
看看几年前新能源政策的接连变换和新能源市场的畸形发展就知道,其实有时候政策真的不是什么好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