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华夏汽车网 > 资讯> 正文

解救下滑的汽车市场一场从ADAS到无人驾驶的中场战事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2019-12-17 02:00:39  阅读:5007 来源:自媒体 作者:奔驰GLC级

2019年已临近尾声,中国汽车市场增速下滑自2018年来已延续至今,车市何时回暖,一度成为业内所关注的话题。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的数据,2019年1-10月,中国乘用车市场内累计销售乘用车1717.4万辆,同比下降11.0%。其中10月份销量为192.8万辆,同比下滑5.8%,至此,中国车市已经连续16个月销量同比下滑。

然而车市整体虽寒,亦不乏“热土”。这块“热土”就是无人驾驶。据相关分析多个方面数据显示,在2019年整体经济下行和长期资金市场遇冷的压力下,去年无人驾驶领域的融资热度并未下降,反而有了明显的上升趋势,特别是相关零部件和方案供应商的融资总额,相较于2018年出现了大幅度的上涨,繁荣景象与整体车市的低迷截然相反。

当前,无人驾驶技术慢慢的变成了整个汽车产业的最新发展趋势。应用无人驾驶技术可以全面提升汽车驾驶的安全性、舒适性,满足更高层次的市场需求等。

全球车市整体低迷,无论整车厂还是零部件企业都难独善其身,上面这些只是车市寒冬下零部件企业的一个缩影,眼下最关键的是如何扭转颓势。目前来看,加大对先进驾驶辅助系统(ADAS)等智能驾驶业务的布局,成了一众零部件企业的头等要事。

ADAS广阔的发展前途,在近两年也吸引了大量初创公司的加入,与国际大型Tier1和国内大型零部件供应商同台竞技。与传统的零部件巨头相比,这些新进入的公司更多的是基于对中国交通场景的深刻理解,在系统成本可控前提下,通过优化硬件配置,提升算法软件性能,来实现ADAS功能,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

由于受到技术、标准、法规、基础设施及成本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车企、Tier1对于高级无人驾驶技术的“追捧”似乎没有此前那么高涨。相对于遥远的“未来”,他们更愿意探讨其「渐进式无人驾驶」的布局与应用。

在终端市场,主流车企们所推出的先进驾驶辅助系统(ADAS)是否实用,则成为他们能否在无人驾驶这一“中场战事”当中取胜的关键。

ADAS成为汽车安全主流

汽车行业正向无人驾驶迈进,汽车设计和开发人员也慢慢变得注重汽车系统的主动安全。要实现主动安全和无人驾驶,ADAS是基础,也是关键。

ADAS是一种实施到车辆中的先进的技术,可以半自动地更好地了解周围环境并了解潜在情况,从而实现安全驾驶。ADAS可以为汽车和其他车辆配备无人驾驶技术,例如基于激光雷达的传感器,高分辨率后视摄像头和自动紧急制动系统或前撞预警系统。

那么,ADAS到底如何提升驾驶安全性和舒适性呢?

ADAS使用基于摄像头的传感器,使汽车行驶并帮助驾驶员更好地了解驾驶环境。摄像机安装在车辆外部,主要在顶部,前面,后面,侧面,以捕获各种物体和交通标志语言(如街道,道路标志,车辆,行人和其他物体)的图像。在汽车中,图像由摄像机捕获,并通过专门设计的软件做多元化的分析,然后将信息用于改善安全驾驶。如果发生任何紧急情况,它将启动紧急制动,警告驾驶员是否偏离车道,并帮助他们准确停放汽车。

由此看来,安装ADAS的一些功能不但可以提高驾驶安全,减轻突发的交通事故,还可以带来更舒适的驾乘体验。

从国内外无人驾驶发展来看,无人驾驶或无人驾驶都是基于“安全”这个理念产生,而事实上, ADAS究其根源是全社会对“出行安全”的一种觉醒意识。要实现安全的无人驾驶,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

虽然现在是车市寒冬,但我们依然能够正常的看到,中国大多数的消费者愿意接受无人驾驶,远远超过欧美日消费者的接受程度。中国新生代消费者和新技术一起长大,他们更愿意尝试新的技术。

今年六月份针对消费者对 ADAS 功能的反馈进行了一项调研,结果显示:有超过 75% 的用户表示至少有一项功能帮助他们避免了车祸的发生。

此外,这些 ADAS 功能对汽车品牌而言是重要的卖点。

一位 FCA 的发言人告诉雷锋网,未来将在集团六大品牌、八个汽车业务部门的十九款车型中提供 AEB 功能,从小型 SUV 到重型皮卡。而通用方面则表示,部分 2020 年上市的车型将会标配 FCW、AEB 和其他高级安全功能。

如果说无人驾驶是未来汽车的终极进化目标,那么 ADAS 则是汽车从半自动向全自动过渡期人类的安全屏障。而且随着 FCW、AEB、BSW 等各项关键功能的上车,用户的出行安全得到进一步提升的同时也能够对无人驾驶这项新技术有更多直观的认识和了解。这种渐进式的路径虽然也存在很多问题,但可能是目前看来让我们消费者能直接享受到汽车自动化红利最直接的方式。

ADAS市场:竞争加剧,国产化正在加速

全球 ADAS 市场集中度较高,头部企业均为传统零部件巨头。博世、大陆、德尔福、电装、Mobileye、法雷奥被认定为市场上的主要供货商。这些厂商在研发上大量投入,以降低ADAS的成本,提高采用率。

虽然目前在ADAS市场占有率上,还是传统的Tier 1占主体。但据雷锋网了解,由于国家鼓励自主创新,在智能网联领域,现在有很多初创公司,它们也从雷达、摄像头、泊车等方面切入,一些早期进入的企业,已经做到了一定的规模。

其实,目前创业公司与巨头之间的差距主要有两个维度来体现,第一是体量,体量大会带来成本的优势;第二是硬件,单纯从硬件开发来讲,难度相对没那么大,有了硬件之后,就要做系统集成、做功能,功能上需要很多经验和数据,包括一些量产的经验、功能安全等。

从竞争的本身来看,ADAS从市场的培育到现在只有短短几年时间,但是它的市场之间的竞争的激烈程度,和它的增长是有一个非常大的线性关系,在成本价格上面有一个很大的一个竞争,各个厂家都在这个环节上面不断的进行竞争,也慢慢的开始了局部的价格战。

从技术本身来看, 这一新蓝海中的芯片格局更是不容忽视。ADAS功能的提升和无人驾驶的实现依赖车载芯片的运算,随着对安全要求的提升,对计算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意味着更高的成本。而汽车业恰恰对成本极度敏感,所以除去提高产品的鲁棒性之外,最重要的是提供一个“高安全性、高可靠性、高稳定性”的车规级芯片。所以, 从ADAS到无人驾驶,芯片是其制胜之路的关键。

不过,中国市场有一定的特殊性。

首先国内车市在2018年经历了大幅下滑,到现在为止,下滑趋势还未出现明显的缓解。

从目前国内搭载不同级别ADAS技术的车型来看,大都集中在中高配车型上,但下探低配车型趋势明显。

汽车智能化趋势不可逆转,随着车市的下滑,以及国内市场之间的竞争的加剧,低成本ADAS的技术方案越来越受车企青睐。在乘用车领域,体现为中低端车型倾向使用单一传感器方案满足法规项要求;高端车型则对价格敏感度低,倾向选择更先进的多传感器融合ADAS方案。

同国际供应商相比,国内供应商的路还很长,需要走自主研发之路,减少相关成本,积累工艺、生产制造方面的经验,快速缩小与国际供应商之间的差距。同时也可选择本土供应商强强联手。

目前,ADAS还处于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普及程度还会逐渐升高,还未到完全爆发的阶段。事实上,目前国内外ADAS领域的企业,还都处于一个研发、测试和完善的阶段。而车企一般都采用毫米波雷达+摄像头的技术路线。

接下来的几年,我们将要看到的是,ADAS向无人驾驶的逐步进化的过程,各项功能的融合使用成为趋势,尤其体现在中高端的车型上使用的L2级以上的功能,这些功能不仅把纵向和横向功能组合在一起,甚至需要加入高精度地图和定位,以及驾驶员状态监测等,复杂度将会大幅提高。

ADAS迎来高光时刻

ADAS作为汽车智能化变革中的一项关键技术,随着消费者对驾驶安全性、舒适性的需求不断的提高,以及相关政策的推动,正迎来黄金发展期。一个明显的现象是,慢慢的变多的车企在推新车时,都会将ADAS视为提升产品力的关键配置,进行搭载。

例如,吉利自2014年开始在博瑞(参数|图片)上搭载G-Pilot的相关ADAS功能;长安现阶段L1无人驾驶的搭载率为15%-20%,L2的搭载率为5%,明年长安计划量产L3无人驾驶;一汽红旗在红旗HS5(参数|图片)、红旗HS7(参数|图片)和红旗EV三款车型上搭载了自动驻车、自动泊车、拥堵跟车和高速公路上的超级巡航等ADAS功能,以实现L2无人驾驶。除此之外,上汽、长城、广汽等自主车企,也都有相关的量产车型上市。

在车企的密集布局下,当前国内ADAS市场规模正在持续扩大。有多个方面数据显示,预计到2030年,中国智能驾驶市场规模将达到4900亿元。有理由相信,ADAS可能是庞大市场规模的重要支撑。

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由于全球对汽车安全的严格监管,消费者对安全、高效、便捷的驾驶体验的需求日益增加,以及豪华车销量的增长,都成为推动ADAS市场增长的关键因素。预计乘用车将成为最大的市场,其次是轻型商用车。

虽然行业对无人驾驶的观点不一,但一个判断是,科技、汽车行业开始放下对全无人驾驶汽车不切实际的期待,而 2019 -2020年将成为 ADAS 从逐渐被普及到大规模走上台前的关键年份。

甚至有人为 2019 年打上了“无人驾驶行业期望值大降温”的标签:大家终于意识到,自动驾驶技术比预期要难产的多。另一方面,汽车行业又对 ADAS 兴趣大增,你还可以认为 ADAS 时代要来了。

预告:

12月23日晚上8点,雷锋网新智驾将于北京汽车博物馆举行《中国ADAS突围》的线下圆桌论坛,届时同步举行直播,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付于武、清华大学教授邓志东、长城汽车研究院院长张凯、罗兰贝格合伙人郑赟、地平线市场拓展与战略规划副总裁李星宇、辰韬资本执行总经理贺雄松将出席本次的圆桌讨论。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