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回答汽车ACC自适应巡航为什么没有普及前我先告诉大家一件事实:定速巡航已经普及。在价位8万元以上的国产车自动挡标配定速巡航,在12万以上的合资自动挡车型也基本是标配,那为何性能更强、体验更好的ACC自适应巡航还没普及?
关于ACC局限性
ACC有很多固有局限性,有很多场景无法覆盖需要人及时主动踩刹车,但是定速巡航局限性更强。如前面有一辆相对于本车行驶的较慢车辆,如果开着定速巡航人不介入的话车就直接怼上去了,所以局限性不应该是ACC无法普及的重要的因素。
关于人的接受程度
有定速巡航先普及,车主其实已经对这种控制车速的辅助系统已经有一定的了解,定速巡航和自适应巡航的开关按键大部分都是通用的,自适应巡航只是比定速巡航多时距调节的按键,也就是如果你用过定速巡航,很容易就可以上手自适应巡航。
需要格外的注意的地方就是有些车主可能会“自信满满”的误认为我有传感器检测前面有没有车,ACC“总是”可以帮我刹停,如果这么想可能会出事故。车企要在宣传、用户手册清晰明确的告诉车主我这个ACC功能有哪些局限性,哪些场景不能用,哪些场景下人要及时介入,平时使用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几点即可。
导致ACC还没有普及的根本原因还是成本,那么一套ACC价格由什么决定的呢?我先给大家介绍一下目前的ACC自适应巡航设计的具体方案,大致上可以分为三类:
1、毫米波雷达方案
早期的ACC基本都是毫米波雷达方案,毫米波雷达在远距离准确度比较高,在低速近距离时探测准确度降低,所以一般只使用毫米波雷达设计的ACC叫基本型ACC,其工作车速范围30km/h~150+km/h。
缺点:对于静止车辆检测的准确度较低,漏识别率比较高,如前方红绿灯路口静止的车辆可能识别不到直接撞上去,功能局限性较高,所以只用于基本型ACC开发,同时由于毫米波雷达无法检测车道线进一步限制它的拓展功能。不过目前仍然有很多合资基于“利润”考虑仍然采用此方案,如上汽大众的途观L(参数|图片),只有在31.18万的顶配中才有ACC功能,一汽大众的探歌(参数|图片)在17.08万以上的配置才有。
2、摄像头方案
摄像头传感器最早大多数都用在物体类型的探测,如车道线、限速牌、车辆类型的探测,但现在也能够最终靠算法模型估算出本车与前方车辆的距离,最知名的就是Mobileye公司开发EQ系列新产品。
缺点:我们都知道摄像头的优点在于对物体的类型的识别准确度较高,仅仅使用算法对距离进行估算还是有些不准的,尤其在雨雪雾霾、夜晚摄像头视野受限场景下。目前市场上主要国产车型如2018款名爵MG6, 2018款奔腾T77(参数|图片)都是采用此方案。
3、摄像头和毫米波雷达融合方案
摄像头和毫米波雷达融合的方案就很好的结合摄像头在物体类别识别、毫米波雷达测量距离的优点,在综合性能这块有较大的提升,它就可以很好的识别静止的车辆,可实现在0-150+km/h车速范围内的跟停、起步、加速、制动等工况,是这也是目前主流的方案。
缺点就是成本高,由于同时使用摄像头和毫米波雷达传感器,价格可能是摄像头和单雷达方案的两倍,那么主机厂为何普遍选择这个方案呢?
一方面这套传感器除了用于开发ACC功能之外,在不增加新的零件前提下仅仅变更软件出还可以开发出FCW(前碰撞预警)、AEB(紧急制动),TSR(交通标识识别),AHBC(智能远光灯),LDW(车道偏离报警),LDP(车道保持),LKA(车道居中),I-SAS(智能限速ACC),TJA(交通拥堵辅助)、ICA(集成式巡航辅助)等功能,也就是说花一样的钱(零件成本)就可以开发出L0-L2的大部分功能。另一方面这套硬件还可以应对C-NCAP/I-VISTA所有场景的测试,拿的高分用于市场广告宣传。
除了以上考虑的零件成本之外,关联零件也需要针对ADAS功能进行开发如ESP(电子稳定系统,用于ACC制动减速)、EMS(发动机管理系统,用于加速)、EPS(电动助力转向,用于控制转向进行纠偏),新增方向盘ACC按键开关,相关联件除了方向盘按键是新增的零件其他都是只进行软件开发,一般情况下新增几万到几十万不等的开发费,不过上面所说的关联零件主要是首次开发时的软件开发费用,在主机厂对这块需求平台化之后新的车型项目Tier1一般不需要再次开发,这部分费用可以压的比较低。
新增ADAS功能还需要考虑到产线重新设计、开发验证支出、物流运输、税务、后期广告宣传、售后维修等成本,这部分成本是固定支出,最终会分摊到每辆车成本中,不过如果市场上销量可观的话分摊到每辆车也可以很低。
一套融合雷达和摄像头的ACC自适应巡航零件总成本大概在1300-2000元,而定速巡航功能是集成在EMS(发动机控制管理系统)/VCU(整车控制单元)零件中,不需新增硬件成本,零件成本为0,其他费用汽车厂商基本都可以自己内部消化,所以定速巡航功能汽车厂商一般都“白送”给客户,白送的东西即使有很多局限性,不是很实用等问题,客户一般都不太会抱怨。
而以上说的这些L0-L2驾驶辅助功能都只能在特定简单场景下替代驾驶员操作,而且需要驾驶员监控系统工作状态,必要时还要及时接管,犹如一个刚拿到驾照的新手带着一个老司机上路,在某些复杂工况下看到新手的表现老司机真想一脚把他踹下去自己开车。目前市场上开始售卖国产品牌一般L0-L2所有功能打包成智驾包到达终端车主手里价格大概0.6-2万。合资品牌溢价能力更高,单毫米波雷达开发的ACC和AEB也差不多0.6-2万。实用性有限,关键是要多花这么多钱购买,相信一般消费者不会主动为它买单。
不过未来零件价格进一步下探,同时ADAS场景应用进一步丰富完善,ACC等L0-L2功能终究会迎来一波普及潮。
(文/丁一男,欢迎关注各大平台三水说车,欢迎关注十秒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