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导致全球股市大幅震荡,比如美股两周内便触发4次熔断,但长期资金市场却持续升温趋于利好。据不完全统计,仅3月份共有29家全球汽车企业完成融资,其中8家公司涉及汽车无人驾驶领域。从近几年来看,资本一直青睐无人驾驶领域公司,似乎认定这是未来必赢产物。但对于普通大众来说,我们很难感受到无人驾驶的科技魅力。
1.双手仍不能离开方向盘
单纯从字面意思理解,无人驾驶汽车应该是一种通过电脑系统实现无人驾驶的智能汽车。但即便砸入上百亿元研究数十年,也没有一家公司推出真正意义上的无人驾驶汽车。目前国内最出色的L4级自动驾驶量产乘用车是红旗EV,已经能够达到无需司机操作的行驶状态。因技术壁垒车速和驾驶区域等仍受到限制,红旗EV也还不能完全投放市场。
2.拆分卖钱功能“打折”
自主车企也推出了类似的无人驾驶辅助技术,比如 蔚来汽车的NIO Pilot系统。NIO Pilot“全配包”3.9万元,系统功能与 特斯拉不相上下。不过有意思的是, 蔚来最近还拆分出一个1.5万元“精选包”。精选包没有配置自动辅助导航等尖端技术,只包含自适应巡航、视觉融合全自动泊车系统和后侧来车预警制动等。配置缩减不是什么样的问题,问题是系统功能打了折扣。
不能说“道路自动保持”不中用,只是千万别指望它能帮你保持正向行驶。如果想要达到理想中的辅助功能,恐怕只有选购3.9万元全配包。
3.没有统一标准令人忧
无人驾驶辅助系统除了存在技术壁垒外,五花八门的乱象问题十分严重。首先命名没有统一标准,比如 蔚来的LKA车道自动保持,在理想ONE上就是车道居中行驶。其次配置包水准也大相径庭,比如 蔚来“精选包”的道路自动保持,并没有车道居中行驶功能功能。而沃尔沃却将这项功能,划入Pilot Assist领航辅助系统,没有放入道路偏离预防系统和车道保持辅助。
最后就是功能解释不够完整。正因为自动辅助驾驶功能命名没有统一标准,大多数消费者很难一目了然,所以有必要进行二次解释。但每家车企都有自己的营销策略,功能解释话术也是各不相同。就算是翻遍互联网相关资料,恐怕也是被弄得一头雾水。值得一提的是,目前仅有 特斯拉对无人驾驶辅助功能描述最为清晰明确,消费者基本上能够知晓该配置的具体作用。
行业发展初期的确会存在“粗鲁现象”,但既然关乎到消费者生命安全,那就必须制定统一标准。 特斯拉是当下无人驾驶领域最出色的公司,以它为标杆制定标准未尝不可。不过话又说回来,谁愿意“臣服”呢?